投資金律 | 有錢,是練出來的。

最後更新:2023-06-10

《富爸爸.窮爸爸》作者羅勃特‧清崎提出過ESBI象限,對絕大多數身處於E象限(雇員)的您我來說,要想變有錢,除了努力躋身成為B象限的企業家之外,較適合一般普羅大眾的,恐怕也只剩下跨足I象限,變成投資者一途。

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安於現狀、安於每月的固定薪資、安於看似零風險的定存與儲蓄險(即便曉得其中隱含了通貨膨脹與機會成本)、安於每年期待著升官加薪、安於老闆能夠養我們一輩子。

但現實生活中真能這般盡如人意?

若我們將月薪換算為時薪,計算出每工作一小時的生命價格:

  • 走進星巴克買一杯咖啡可能花費一小時的生命價值;
  • 每月的電信費帳單可能要扣掉三小時的生命;
  • 每兩年換一支iphone或者一只入門款的名牌包來犒賞自己,更可能要價1~2月的生命才能夠得償所願。(延伸閱讀:一杯咖啡的價值)

就算我們甘之如飴地、願意為了營造生活中種種的小確幸而埋首工作,但現實的情況卻很可能是:除了每年的物價膨脹、油電雙漲會持續耗損銀行存款的實際購買力之外,年青時,為了維持生活必需,我們還可以拿新鮮的肝,努力超時工作加班換取老闆賞識並爭取加薪;但隨著年歲漸長或者退休離職後,公司不再支薪,終於不必再替別人工作,但誰來繼續付我們薪水?

老闆給的薪水看似規律、穩定,卻無法養我們一輩子。

與其罹患月薪成癮症,加薪、減薪、升遷、裁員、無薪假等等,半點由不得自己,何不試著跨足I象限成為一名投資者,拿回自己的人生控制權?

身為E象限雇員的我們,除了持續專注本業、替老闆工作賺錢、並拉升個人的儲蓄率之外,不妨試著學習當名投資者,也就是將自己視為一家投資公司的決策總裁,在市場上尋找適合的投資標的與機會,遴選出比自己更聰明、更懂得賺錢的大老闆來投資,例如我們可以欽點劉德音、郭台銘來替自己打工,方法很簡單,只要購入該公司的股票,便可以讓他們兩位大老闆及其整個團隊上下都來替我們的荷包效力,而我們卻不必親自跑去台積電、鴻海打卡上班。

作員工更要作股東。

就我自身而言,最初的投資便是從零股交易開始,哪怕是原價新台幣六位數的高價股,但凡經由零股交易來化整為零,即便貴為股王或股后,一樣都可以輕易拆解成聯合縮小兵。

尤其現在開放盤中零股交易,許多券商大打手續費折扣戰、單筆交易最低甚至只收取1塊錢,在在造福像我們這樣的小資男女。

倘使我們正在計畫(甚或已經開始)存股大計,除了可從日常生活、食衣住行中找尋標的、或直接投資ETF買進整個指數之外,不妨可將「消費週期」也一併納入考量,如下圖例,自行建構一個定期消費概念股的投資組合。

財富自由-產品消費週期

一間公司要想長期維持獲利,其關鍵在於產品暢銷、與受歡迎的程度,最好是普羅大眾每天、每月都用得到,且必須重複消費的,例如食品、電信等,不管願不願意,每次走進店舖、每月收到帳單都是一筆貢獻,公司若能確保回頭客的不斷消費,便能持續創造盈餘來回饋我們這些小小股東。

此後走在路上,每當看到:

  • 四處跑的汽車(四個輪胎)
  • 捷運車廂裡一眼望去的低頭族(電信門號)
  • 隨處可見商家門前的防盜標誌(保全)

便會不由得暗自開心,好像全世界都在努力幫自己賺錢一樣。

談及選股,除了避開高波動的電子族群,考量消費週期、選出民生必需概念股外,若能再搭配一些簡單的財務指標,其實可以更加快我們對於一家公司的基礎認識。

【1】毛利率(營業毛利÷營業收入):與同業相較,毛利率較高的公司,表示可能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,例如獨佔地位、規模經濟等。

【2】營業利益率(營業淨利÷營業收入):代表該公司「本業」的獲利能力。

【3】稅後純益率(稅後淨利÷營業收入):合計本業、非本業的收入支出後,該公司整體的獲利能力。

財富自由的財務三率:毛利率、營業利益率、稅後純益率。

除了獲利三率的6種可能變化(如上表)需留意外,獲利指標的第四率:綜合損益率,更是不容忽視。

【4】綜合損益率:加計其他綜合損益等「準損益(尚未列入本期損益者)」後,公司整體的獲利情形。

以亞泥(1102)為例,105年第2季的稅後純益率為5.27%,但其所投資山水水泥造成的鉅額帳面虧損因尚未實現,故不計入本期損益,暫掛其他綜合損益項下,導致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失高達新台幣80億元,綜合損益率達-34%!

又同年的台塑越南鋼廠高達新台幣160億元的天價賠償金,持股25%的中鋼因採權益法認列了5億元的投資虧損;持股合計逾7成的台塑四寶卻因個別持股皆不到2成,採成本法認列,反而不必像中鋼一樣,必須認列損失。但事實上,虧損已經發生,凡此一切不過財報上的取巧與美化罷了。

回歸到投資的第一步:「一家公司到底賺不賺錢、是否值得投資?」經由觀察上述獲利四率的變化,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初步的答案。但身為一家賺錢公司的股東,究竟能夠從中分配到多少的獲利?另一個重要的財務指標:股東權益報酬率於焉登場。

【5】股東權益報酬率(ROE=稅後淨利÷股東權益總數):每持有該公司一塊錢的報酬率。更白話一點來說,即一家公司能替股東賺進多少錢?

與EPS不同的是,EPS是以股本來計算股東可以分配到多少錢,但股東交付給公司的,可不是只有股本,其他像是資本公積、保留盈餘等,乃至於整個股東權益總數,都是身為小小股東的您我託付給公司經營者的投資成本,故對於「內部股東」而言,除經由獲利四率得悉該公司是否持續賺錢外,更應看重股東權益報酬率的高低,因為這才是我們每持有該公司一塊錢所能獲得的實際報酬率。

經由上述獲利四率及股東權益報酬率的簡易分析後,或許已經可以挑選出一些深具投資價值的好公司,但何時才是可以投入資金的好時機與好價位?個人習慣以盈餘殖利率作為交易時的參考指標。

【6】盈餘殖利率(EPS÷股價):即本益比的倒數。用白話來說,就是:每投入一塊錢的預期報酬率。

對於內部股東來說,因為投資成本包含了整個股東權益總數,故應深究股東權益報酬率才不致使獲利率失真。但對一個外部投資者而言,該公司原本帳上的資本公積、未分配盈餘其實都與自身無關,反而可簡單就股價與EPS的高低作為投資進場時的依據。

簡單來說,以後每當聽到別人說某檔股票本益比幾倍時,就可以反過頭來想:每投資一塊錢,可以賺多少%的報酬,自己覺得可不可以投資?

試以中華電為例,將110年度的EPS 4.61元,除以111年6月10日最新收盤價125元試算,得約3.69%(=EPS/PIRCE,即本益比倒數),也就是說,每投資中華電一塊錢,可以幫自己賺取3.69%的報酬,這個數字是否願意讓你掏錢成為他的股東?

以上,僅就一間公司的獲利能力,利用簡單的指標作分析,當然除了與同業相比較之外,也別忘了與過去的歷史表現相比,藉以觀察公司的獲利狀況是否發生了變化。

此外,像是淨值比率、負債比率、固定長期適合率,可以讓我們了解一家公司的財務結構、是否有短期資金長期運用(以短支長)的情事;流速動比率、利息保障倍數、自由現金流量,可以洞悉該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;存貨週轉率、應收帳款週轉率,可以了解該公司的營運概況等,各項重要財務指標數據的背後都有其所代表的涵義。

雖然坊間素有「假財報、真分析」的疑慮,但若就幾個簡單的財務指標,便能夠加速咱們對於一家公司財務狀況的了解,相信財務分析仍有其一定的存在價值。

有錢,是練出來的。

當我們嘗試跨出舒適圈、試圖從E象限邁進I象限,勢必然會面臨許多風險與不適應,要如何逐一挑戰並提升自我,便成為不得不為的重要課題。當然了,安份守己當名受薪雇員再容易不過,但若能同時身兼股東一職,降低自身對於薪水的依賴程度,進而達到所謂財富自由的境地,屆時,繼續工作與否,便不再是生存問題,而是興趣問題了。

2023-06-10更新:

無可避免的,公司老闆與主管或多或少都會在意員工的年紀,擔心我們會因為年歲漸長而無法繼續勝任工作;但相反的,卻從來沒有人會在意「股東」的年紀。那麼,就讓我們成為「既作員工、更當股東」的雙職業π型人吧。

本文初次發表於2016年10月Money錢雜誌

2016年10月Money錢雜誌初登場-1
2016年10月Money錢雜誌初登場-2
2016年10月Money錢雜誌初登場-3

發表迴響